English

商情资讯

贸易摩擦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导致我国今年上半年进出口陡降

发布时间:2013-07-11 作者:admin 发布者:admin 阅读 : 5642

海关总署10日发布数据,6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额为3215.1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降2%,其中出口1743.2亿美元,进口1471.9亿美元,分别下降3.1%和0.7%。对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认为,外需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贸易摩擦等五大因素导致进出口增速确实明显放缓,中国外贸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

  分析近期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不利因素,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抑制我国出口的进一步扩大。今年6月份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4%下调到2.2%,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速由1.3%降至1.2%,发展中国家的增速由5.5%降低到5.1%。外部市场需求的疲软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在下滑,出口的增长陷入低迷。

  第二,汇率、劳动力工资等出口成本在持续上升,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出口难度。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16.3,较去年年底已经升值了5.6%。如果分币种看,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28号,人民币兑美元、兑欧元、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去年年底升值1.7%、3.3%和16.7%。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在继续增加,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多个省市区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在接受我们月度调查的近2000家企业中,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7成左右的企业反映成本上涨的压力在加大,产品竞争优势逐渐在削弱,出口的难度加大。

  第三,贸易摩擦频发且多样化,我国的贸易环境出现了一些恶化。商务部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一共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22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时一季度参与贸易救济调查的还有泰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发起了贸易救济的调查。今年5月份欧委会宣布准备对中国无线电通讯设备及其组件进行双返调查。6月6日又宣布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另外,国际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目前还在低位震荡,进口企业观望的情绪在上升,这也不利于提振我国进口的增速。

  在进口方面来看,国内工业生产有所放缓,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增长了17.8%,但是增速却回落了6.7个百分点,加上多个产业的产能过剩,盈利能力的下降,抑制了对能源资源这些产品进口的增长。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